糖心vlog官网

文学院
|

教授

当前位置: 糖心vlog官网 > 师资队伍 > 学人风采 > 教授 > 正文

姜彩燕
2013-10-10    浏览次数:

姜彩燕(Jiang Caiyan) 

出生年月:1971年5月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2008)

专 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 位:博士

职 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术领域:鲁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兼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邮 箱:jcy5432@nwu.edu.cn


学习、工作经历:

  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以来在西北大学中文系任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曾赴韩国江陵女子高等学校、韩国首尔孔子学院、韩国东国大学任教。


代表论文:

1.《鲁迅西安讲学合影照片之发现及流传始末》,《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10期

2.《“西安鲁迅”的多重面向与历史生成》,《西北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3.《笳吹弦诵汇交响——西北联大与抗战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光明日报》2024年2月21日

4.《追寻西北联大的文学足迹》,《文艺报》2023年10月15日

5.《新见梁实秋笔名“皇皇”及相关佚文考释》,第一作者,《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1期

6.《抗战时期西北艺坛的一道异彩——西北联大新生剧团相关史实钩沉》,第一作者,《大西北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1辑

7.《中日学术交流的见证——对单演义与竹内实书信往来的考察》,《西北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8.《鲁迅西安讲学与当地报纸相关报道新考》,《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4期

9.《“西北联大”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考述1937-194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1期论点摘编

10.《鲁迅致宋崇义信及相关史料辨析》,《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5期

11.《旷野上的呐喊——教育主体缺失的危机与鲁迅“救救孩子”理想的失落》,《西北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7期全文转载。

12.《汲取金色蜂巢的蜜汁——唐祈在西北联大的求学经历与文学活动》,第一作者,《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5期。

13.《鲁迅对朱光潜的批评缘起重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9期。

14.《思想史视野中的鲁迅形象——侯外庐的鲁迅研究及其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4期,第一作者。

15.《从鲁迅到贾平凹——中国现当代文学疾病叙事的历史变迁》,《西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16.《鲁迅“父范”命题的缘起及意义》,《东亚汉学研究》2018年。

17.《从天使到“幽灵”——鲁迅与玩具考述》,《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0辑,2017年1月。

18.《人的教育还是公民教育?——鲁迅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东亚汉学研究》2017年。

19.《单演义“鲁迅在西安”的研究及其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4期,第一作者。

20.《鲁迅与福泽谕吉——以教育思想为中心的考察》,《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叁十五周年、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年。

21.《自卑与“超越”——鲁迅&濒迟;高老夫子&驳迟;的心理学解读》,《西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22.《“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西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3.《〈古炉〉中的疾病叙事与伦理诉求》,《西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4.《从“弃文从教”到“弃教从文”——试析鲁迅对教育与文学的思考与抉择》,《西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25.《对儿童的失望与对教育的怀疑——试析1923至1927年鲁迅教育思想的转变》,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2期 。

26.《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汕头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7.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8.《从“立人”到“救救孩子”——鲁迅对〈儿童之好奇心〉等论文的翻译及其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8期。

29.《鲁迅的自然教育思想——兼与卢梭比较》,《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0.《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中国文学年鉴》(2008)论文摘要。

31.《神话 人性  鬼气——论张爱玲的文学视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2.《是先锋还是常态?——从鲁迅的&濒迟;狂人日记&驳迟;谈起》,《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年7月第4辑。

33. 《现代文学教学中的美感教育与历史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34.《多情自古空余恨——张爱玲最新佚文〈郁金香〉读后》《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月27日

35.《美丽与哀愁——论〈边城〉的双重意蕴》,《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

36.《论余华小说的文类颠覆》,《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7.《鲁迅与陈寅恪1902年同舟赴日——百年往事拾遗》,《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相关着作:

1.《西北大学鲁迅研究论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24年

2.《西北联大文学作品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

3.《&濒迟;朝花夕拾&驳迟;导读》,北方文艺出版社,2021年

4.《鲁迅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延安文学档案·小说卷》,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


研究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2.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疾病与20世纪中国文学”。

3.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学术史视野中的陕西鲁迅研究”。

4.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学术史视野中的陕西鲁迅研究”。

5.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学术史视野中的陕西鲁迅研究”。

6.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7.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延安文艺档案》的子项目“延安文学档案”。


学术会议:

2010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成都。

2011年7月,北京大学“当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高级研修班”。

2011年9月, 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绍兴。

2013年7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研讨会,北京。

2014年12月,东亚汉学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东京。

2015年9月,纪念鲁迅在西安暨鲁迅研究学术研讨会,西安。

2016年2月,东亚汉学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京都。

2016年10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西安。

2017年4月,东亚汉学论坛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台中。

2017年5月,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历史回顾学术研讨会,广州。

2018年9月,东亚汉学论坛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北海道。

2018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福州。

2019年11月,鲁迅研究与四十年来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一一纪念中国鲁迅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苏州。

2020年10月,中国鲁迅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分化与重组学术研讨会,重庆。

2021年6月,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学术研讨会,成都。

2023年10月,中国鲁迅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二十年代鲁迅的思想与文学学术研讨会,杭州

2024年9月,中国鲁迅研究会2024年年会·纪念鲁迅西安讲学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安。

2024年10月,纪念鲁迅留学仙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仙台。


获奖情况:

1)2021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2)2021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3)2020年,西安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4)2020年,西北大学优秀教师。

5)2020年,西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6)2009年,西安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7)2009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叁等奖。

8)2002年,西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